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,艾灸保健已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很多人有些小毛病,自己便在家随手拿起一根艾条,随便灸灸倒也见效。 但也有些人则不同,一灸便上火。其实,很多时候,艾灸看似简单也蕴含着大道理,比如艾灸至阴穴转胎效果好,但也有些情况比如脐带绕颈则禁灸。因此,没有医学知识的人,平时艾灸强身健体还行,如若治病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。
![]() 阴在上,阳在下。阳气上升,阴气下降,从而达到“上阴下阳”阴阳相交之象,尤如晴朗的天空一样,天上风轻云淡,地面绿树成荫。 人亦如此,上阴下阳,元阳充足,头目清醒,人就充满了活力。 但是由于咱们现在的生活状态,长期处于激进状态,导致阳气持续滞留在人体上焦,下焦阳气不足;
![]() 气脉流通不畅,从而造成“上阳下阴”阴阳不相往来的否象,继而各种各样的毛病便层出不穷。 清·罗东逸《内经薄议·足少阴肾藏病论》中的“水暖而龙潜,水寒而龙起”也是很好的解释。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思考,浸于与人体体温相同的暖水中自然最舒服,水太热或太寒均为所恶。 所以,扶阳抑阴来治浮火,以罗氏的解释为:“水暖而龙潜”。其实,以补阳来治龙火之患,其实在《伤寒论》中早就应用了。 中医如何理解引火归源? 补火为什么能引火归源?很多人对此表示十分不理解。 如果阳虚在下或内,这种引力优势就更明显了,于是虚阳易受上部、外部阳气的吸引,而上浮或外越,形成内真寒外假热或下真寒上假热的阳虚阳浮证。 因此,补肾火就类似增加下部、内部的阳气质量,以增强其与上部、外部阳气抗衡的力量。 甚至肾阳充沛的情况下还可形成自身的引力优势,使上部、外部的阳下沉、内蕴,为己所用,而成上阴下阳的泰卦,这就是引火归源。 艾灸哪里引火归源? 艾灸涌泉能引火归源,很多人也难以理解,明明是增加了人体的总热量,何以反能治疗一些有上热或兴奋症状,如高血压、失眠、焦躁等病症? 《灵枢·本输》有:“肾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。”涌泉为人身诸穴的最下方,少阴又为人身六经之最里。
![]() 张隐菴注:“地下之水泉,天一之所生也。故少阴所出,名曰涌泉。”足少阴为肾经,主水,五行中水居最下,此犹天一之水由至下涌出。 涌泉穴在哪里?就在我们脚底前1/3的凹陷处。 如果涌泉穴温暖,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,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,上部的阳被引就下而归源。 火一归源,犹如地下的水泉被蒸动,则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,涌出而灌注周身,气行则水行,真正地做到了水津四布。 所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,这是人体水泉上涌的征兆,也是火降水升,上下交泰的佳征。 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产生热感也有这样的效,所以“搓脚心”也成为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法。 注意 一般的保健艾灸,当以温为度,而不是以热为度。至于治病就当以病情轻重为衡了,如伤寒病之回阳,以足心转热为好转之断。
艾灸涌泉也应有度,如果以保健来说,时间过长或温度过热也会产生上火状况,以15分钟为度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艾灸后的状态来进行调整,多体会与操作,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长。 |
艾灸界的百科全书
地址: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龙湖长楹天街星座5栋25层 业务合作:13681330029 邮箱/QQ:1262929977@qq.com
京ICP备11037394号-25
Copyright aijiubaike